不到10年GDP翻一番多,长沙证明:不搞房地产,经济也能搞得好
◆真心希望,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长沙。
所以,房地产会得到“呵护”。
过去十多年,在一些城市也似乎是条“铁律”,开发商涨价皆大欢喜,降价却有可能被“约谈”。
但是,湖南长沙却是个例外。
在2010年,长沙GDP是4547.06亿元,而2019年已经高达11574.22亿元,增长了154.5%。
长沙在全国城市中的GDP排名也一下从20名开外,跃升到第12名。
长沙在告诉所有人:
不搞房地产,经济也能搞得很好。
早在去年4月底,我写过一篇文章《长沙:一个让炒房客,有去无回的城市》(点击标题即可阅读)。
“让炒房客有去无回的城市”现在几乎成为了长沙的标签。
在网上随手一搜,就能搜出十几万条记录。
虽然长沙之于我,只是一座千里之外的城市。
但我却在某种程度上,成了不折不扣的“长吹”。之所以这样,我认为,长沙真正让我们看到经济发展、民生保障的一种可能。
连深圳都来长沙取经
深圳,向来是改革前沿,经济先锋,更是全国各地争相学习的榜样。
就是这样一座范本般的城市,却在7月中旬被曝出住建部门一行人连夜到长沙取经,随即最严限购令出台。
不少人这才突然发现,现在动不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房价都敢万元起步。
但作为新一线实力担当,长沙房价竟才一万出头。
随后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更是用了整整十几分钟报道长沙,夸赞“房住不炒”的调控实效,给足排面。
在全国刚需族饱受高房价摧残的现实困境下,长沙的低房价,确实是股难得的清流。
易居研究院发布的《全国50个典型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》报告中,深圳排名第1,房价收入比已超过35,而长沙房价收入比只有6.4,排名最后。
这无疑是个光荣的倒数第1。
因为房价收入比,指的是住房价格和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。
这意味着,一个普通家庭,在深圳不吃不喝要35年才能买套房,而在长沙只要不到7年就可以了。
也就是说,数值越小,买房人负担越轻。
一般认为,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指标在5.46-7.29,50城中只有长沙做到了。
另外,根据2020年9月“百城价格指数”,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是15643元/㎡。
长沙市(包含市内六区+三市县)新建住宅均价只有8821元/㎡。
若抛开极少数热门学区,长沙整体房价也只有10059元/㎡。
即便放到中部省会,长沙还是最低的。
一时的低价或许不足为奇,厉害的是如何一直保持。
从2003年(2045元/㎡)到2020年(10059元/㎡),17年时间,长沙房价的增幅仅约5倍。
房价低到市民投诉
和房价走势截然相反的是,长沙强劲的经济增长能力。
要知道,2001年,长沙的经济总量只有728亿元,2018年已跃升至11003.41亿元,增幅高达惊人的1411%。
到2019年,长沙GDP总量达11574.22亿元,排名各大城市第12位,不仅紧追南京、天津,还把宁波、无锡、青岛、佛山等公认的“发达城市”甩在身后,南昌和南宁两市的GDP总和,都不及长沙多。
并且,长沙的工资水平也不低。
2019年长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961.12元,排名第20位,在中部六省省会中,超越武汉,排名第一。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这种两极化“落差”,也让长沙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因房价低而被有钱人投诉的城市。
今年7月,一封市民投诉信刷爆网络,信中质问为何长沙房价涨不起来。
长沙政府的回应也颇有意思,归纳起来就是:房地产的本质,仅是提供住所;而经济的本质,却要落实到生产和生活,单纯靠房地产来搞经济,是歪门邪道,今后还要将投机炒房遏制到底。
正是得益于这份魄力和决心,让并不具备先发优势的长沙,走出了一条“后来居上”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拒绝依赖土地财政,长沙逆袭为最成功黑马
以房地产驱动经济增长,是当下不少城市的真实写照。
但长沙偏要反其道而行,并不是冥顽不灵,而恰恰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静判断。
数据足以佐证。
2019年,长沙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为1668.40亿元,对于“土地财政”的依赖度只有13%。
短期看,房地产确实能带来表面利好,但也在无形中打压了实体经济、新兴产业的生存空间,长远看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如今,低房价给长沙带来的隐形竞争力正在凸显。
其中最明显的信号,在于人才的大量流入。
2010—2015年,6年时间,长沙常住人口总共增加39.11万,年均增长6.5万。
而2016—2018年,3年时间,长沙常住人口增长高达50.95万,年均16.9万。
按照规划,2035年,长沙将成为12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。
有了人才,长沙的发展,想慢都不行。
2000年,长沙的经济总量排名尚在三十名之外,其他中部城市郑州、西安等均在长沙之前。
转变来得很快。
长沙自2017年首次迈入“万亿GDP俱乐部”后,排名一直稳步上升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潜力股”。而西安至今仍未迈进“万亿GDP”门槛,合肥还没打进前20,郑州虽有短暂赶超,但很快又被长沙扳回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上半年,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.9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.1%,这两个数字在全国首屈一指。
长沙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4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(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)的城市。
机械制造,这种在不少城市备受冷落的产业,长沙却已经打造出千亿产业集群。
“三一重工”厂房
有数据说,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总产值占据全国的27.5%,全球的7.2%,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。
长沙制造业还能梳理出一串串数字:
在长沙,10秒,一件铝轮毂制成;80秒,一台发动机“智造”;3分钟,一床被芯诞生;5分钟,一台挖掘机下线。
事实上,这不过是长沙经济全貌的冰山一角,背后还有诸多亮点。
比如101米臂架泵车、硬岩盾构机等“大国重器”;蓝思科技在摄像头、无线耳机等领域深入嵌入苹果产业链……
铁建重工生产的盾构机
因为低房价,让人能轻装上阵,去拼搏一把。所以,长沙的创业氛围也极为浓厚。
2019年,长沙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,在中部省会城市中,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位居第一。
一面抑制房价“虚火”,一面壮大实体经济、扶植制造业,使得长沙真正做到了闭环良性循环,实现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。
低房价的魅力,正在得到回馈
低房价也给长沙赢得了更多资本招商的机会。
“铁娘子”董明珠就对长沙就情有独钟。
2014年,长沙格力一期项目,格力电器综合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建设;
2016年,长沙格力二期项目,格力电器大型中央空调项目开工;
2019年11月,长沙格力三期项目,格力电器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开工。
自动化率达到62%的长沙格力工厂,已成为目前全国电器生产行业智能化技术最新的工厂标杆。
到现在,格力在长沙的总投资超过60亿元,带来的将是500亿元的营销收入。
“房价洼地”的提速效应,还在持续爆发。
2020年4月,长沙比亚迪半导体8英寸晶圆生产线项目落地。
该项目中的IGBT(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),是新能源汽车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,长期被日本、欧洲等国外厂商垄断。
该项目建成后,受制于人的“卡脖子”问题将迎刃而解,并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。
今年7月,投资160亿元的三安光电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开工,长沙芯片产业正式进入快车道。
“中国芯,长沙造”。
国科微、景嘉微、进芯电子、融创电子等一批头部企业云集长沙。
“国科微”芯片
华为、百度、京东、舍弗勒等20多家行业巨头的相继入驻,使长沙又得以构建起一条涵盖人工智能算法、大数据、自动化、无人驾驶车辆等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量变足以引起质变。
全国首条开放道路环境下的智慧公交线路上线,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测试场地开放,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试运营示范通知书发放……
长沙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异军突起,和北京、深圳一起,跻身第一方阵。
长沙的新兴产业也开始大放异彩。
北斗产业、3D打印正成为长沙的“新名片”,产业增速均超过50%。
长沙作为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五大示范区域之一,将形成下一个千亿产业集群。
“北斗”监测站帮助监测地质灾害
一系列强强联合带来的创新生态,不断激活产业发展的“聚合效应”,最终形成独具长沙特色的新路径。
“宜居宜业”的长沙,不仅连续10多年入选中国“最具幸福感城市”,还在《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》中,连续四年稳居十强。
敢于摆脱短期土地财政掣肘,这样的长沙,理应拥有更好的未来。
就如萧春雷在《中国掌纹·华夏边城》里说的那样:“没有一座城市的转折像长沙这样决然,仿佛脱臼。”
长沙的先天条件,远谈不上优越,既不沿边也不靠海,也没有独特的政策资源优势,却在“数字游戏”和“实业蓝图”间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,并为之默默蓄力,一鸣惊人。
当高房价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,当土地依赖愈演愈烈,长沙身体力行,让我们看到了“安居乐业”的另一种可能。
真心希望,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长沙。
关于长沙这座城市,点击本篇文章标题下方蓝字进入公众号,回复【长沙】,即可看到正解局的相关解读。
▼
关注该公众号
暂无评论内容